佛事展、茶博会昨落幕,展商收获满满依依不舍

发布时间:2017/10/17 10:07:15
来源:厦门日报
展会上精美的石头。(本报记者 黄晓珍摄)
展会现场布置精美。(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昨日是第十二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及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素食养生(秋季)展览会最后一天,展会依旧人气爆棚,会展中心周边车水马龙。“展会一结束,今年就很难再遇到这样应有尽有的佛禅用品展了。”信众、客商们抓紧着最后的时机寻觅、请购、商谈,因佛结缘。为期五天的秋季茶禅盛会也让展商们收获颇丰,许多企业早已迫不及待订好了明年春季的展位,并打算明年秋季也继续参展。
 
  不少大展商续订多年展位
 
  “今年人气比去年还要旺!”昨日上午,老展商神雕铜艺负责人程颐刚刚接待完一批越南客商,他告诉记者,此次参展,不少客商都有合作意向,后续将加大洽谈力度。“我们每年只参展一次,都是来厦门佛事展。” 据介绍,神雕铜艺从第二届就参展佛事展,今年在茶博会也设置了生活铜器展位,来自浙江的他们,正是看重了厦门佛事展的全球影响力,将唯一一次参展献给了厦门。
 
  同为老展商的德艺控股集团总裁袁师永则是一届都没落下,连续12年参展,在C3馆大厅显著位置搭起了300多平方米的佛像“博物馆”。“每年业界许多客商都很期待我们会带来什么新品,展会一开始就不停来探询。”袁师永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带来的代表性作品——由天然生漆、麻布、金箔制造,总价值280万元的四大天王巨型佛像在现场早已被请走,还收获了不少来自山东、九华山等地的潜在客户。
 
  在位于C3馆的咨询台,往来咨询、预登记的人络绎不绝。“展商预订展位十分踊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佛事展共设5处咨询台,这几天单单他们一处咨询台就已收到近200份展位预订申请,还不包括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申请的,而许多大展商更是直接多年续订。
 
  第一次特装展献给厦门茶博会
 
  今年参展茶博会的不仅有许多老朋友,一些新面孔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厦门茶博会,也是第一次参展。”昆明老寨子茶叶总经理李雪对记者说,他们观察了三年,决定将“良兴号”品牌首展放到厦门茶博会。“我们感动于这里的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也看中了厦门茶博会的影响力。”她希望更多人认识、喜欢他们“离地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在此多认识新客户、结识福建地区的合作伙伴。
 
  来自斯里兰卡的世颐茶叶现场负责人阿里对厦门茶博会有更高的期待:“我们的目标不仅在中东,更在于全球。相信此次借展会的影响力会让全世界更多人爱上锡兰红茶。”
 
  【展商声音】
 
  闻香交朋友
 
  斯里兰卡茶叶局市场推广部官员Gayan :此次我们带来了12家茶企业,比去年还要多。厦门茶博会不仅能让我们与老朋友见面,还能认识新朋友。我们重点推广不同产区的锡兰茶,风味也各具特色,有的淡香缭绕、有的口感丝滑浓郁,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喜欢锡兰茶,今年茶博会帮助斯里兰卡茶企业在中国找到更多买家和代理商。
 
  尼泊尔茶叶协会负责人Kamal:今年我们尼泊尔3个茶叶协会首次联合到厦门参展,尼泊尔茶叶种植海拔高、无污染,制茶方式与中国茶一样,相信会有许多人喜欢尼泊尔茶。这个茶博会是离尼泊尔最近而规模最大的茶展会,我们的政府也十分支持参展。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尼泊尔和中国在茶产业将有巨大的合作机会。
 
  台湾宝华佛具业务经理陈嘉成:在厦门佛事展平台上,我们与许多业界朋友因佛结缘,许多客商仅与我们见面一次就成为老客户。我们以传承佛教文化为目标,客户看到我们的产品能产生欢喜心,让我们觉得十分有意义。我相信两岸业界将通过厦门佛事展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贸易往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同步】
 
  老茶馆泡出新时尚
 
  茶博会系列论坛“茶香四溢”,茶企获益匪浅
 
  本报讯 (记者 吴君宁 陆晓凤)2017中国茶馆营销论坛、2017国际普洱茶论坛、2017国际茶器论坛、2017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今年的茶博会上举办了一系列专业度高、信息量大、富有文化内涵与底蕴的论坛活动,参加的茶企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茶叶、茶器具、茶包装、茶馆营销等茶行业全产业链的最新资讯,也成为他们拓展境内外市场的专业实效的交流平台。
 
  中国的茶馆历史久远,也是最能体现文化内涵之地。如今,老茶馆开始转型升级,在大会期间举行的中国茶馆营销论坛上,老茶馆泡出了“新时尚”。
 
  针对茶馆的经营管理、空间设计、营销定位等话题,主办方邀请百年老字号茶馆——北京“吴裕泰”老掌门孙丹威、成都茶馆新锐“浣月”创始人曹汐、杭州地标性茶馆“湖畔居”总经理楼明等茶界大咖向众人分享经营之道。
 
  楼明提出,要通过产品带动销售的经营理念,经营要多元化。在他所经营的茶馆内,除了喝茶,还推出茶点等产品,不少顾客都是冲着副产品而来。除此之外,茶馆要积极参与茶艺文化活动,通过宣传打造自己的品牌。
 
  “老茶馆要有新时尚。”创立于1887年的“吴裕泰”老掌门孙丹威则提出八个字:坚持,坚守,应变,求变。孙丹威说,老茶馆除了要注重自己茶叶的品质,还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为迎合受众的需求,他们陆续开发了多款衍生产品,如抹茶奶冻、茶皂、茶味糖果等,还在电商平台上卖茶。不仅如此,她还通过 开发关于茶的小游戏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此外,国际茶叶包装论坛力邀境内外茶包装设计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坐镇,讲述“茶文化与茶包装的故事”。香港著名品牌策划专家黄安用元朗、满宝馄饨等成功的品牌升级案例告诉现场观众,企业需要学会创新与突破,既保有百年字号的权威感,又需要抓住未来消费主力的喜好学会创新与时尚。
 
  在国际普洱茶论坛上,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会长陈景岗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公式:“普洱茶的价值=仓储乘以时间的二次方”,揭示了普洱茶的价值本质在于其陈期,这也是为何普洱茶能够被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本所关注的原因。
 
  随着饮茶、品茶风尚的盛行,茶器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在国际茶器论坛上,主办方邀请了境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围绕“茶景情韵——茶器、茶席、茶空间的无垠美学”主题探讨了茶器与茶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指导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运营主体:厦门金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公网安备: 备案号:
/
厦门信易贷
  • 认证指引
  • AI助手

    AI助手鹭小易

  • 在线留言
  • 微信客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客服

  •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592-3688881,0592-3688885

    官方邮箱:xiamen@celo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