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成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每年至少3亿补助

发布时间:2015/4/9 9:05:41
来源:海峡导报

  厦门于昨日顺利通过专家答辩,成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这也意味着,试点期间,厦门将每年获得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补助,用于建设和管理全市综合管廊。

  记者昨日获悉,除了目前正在建的数十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接下来,厦门还将在翔安新机场、软件园三期等三大片区新建近12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将供水、电力、燃气、通信等各类管线集于一廊,统一管理,从而保护市容,减少因频繁挖路对交通造成的困扰。

  荣获试点 每年有资金补助

  记者昨日获悉,厦门于今年申报试点城市后,在经过省级推荐、资格审核等流程后,于昨日顺利通过候选城市的专家答辩,顺利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根据相关要求,试点城市已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15—2017年。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造价高昂,试点城市将根据政策每年获得相应的专项资金补助。记者了解到,目前,地下综合管廊平均每公里造价可达上亿元,与隧道相当,为此,在试点期间,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补助金额为每年3亿元至5亿元。为此,厦门在试点期间,将每年获得至少3亿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三片区将新建近120公里管廊

  根据要求,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应统筹考虑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建设长度应达到规划开发、改造片区道路的一定比例,且至少3类管线入廊。

  记者了解到,厦门目前入驻综合管廊的市政管线已超过50公里,主要分布在湖边水库、集美新城核心区和岛内BRT沿线,综合管廊直径3米多,人行通道宽2米左右。目前,翔安新城正在建设长达19.5公里的综合管廊,集美新城、324国道和环东海域也在建设综合管廊。

  接下来,厦门还计划在三大片区,建设近120公里的综合管廊。记者了解到,翔安机场片区的大嶝、小嶝以及机场填海区,目前计划要建设近5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而翔安南部新城也计划建设40公里的管廊,同时,厦门软件园三期,初步计划建设30公里的综合管廊。(陈思亲)

指导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运营主体:厦门金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公网安备: 备案号:
/
厦门信易贷
  • 认证指引
  • AI助手

    AI助手贷小易

  • 在线留言
  • 微信客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客服

  •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592-3688881,0592-3688885

    官方邮箱:xiamen@celo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