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引导下,厦门市创新动能显著提高,并减轻了企业税负。图为万仟堂研发场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高到75%。至此,75%的比例惠及所有研发企业。日前,市科技局解读这项惠企政策。
近年来,厦门市科技和税务部门落实优惠政策,更精准地为企业科技创新进行减税,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和税务部门联动
帮助企业用好优惠政策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10年来,市科技局联合市税务局开展了形式多样、规模不等的专题培训,每年联合组织一场大型专题会,深入各区开展中型培训,同时组织更灵活的小班培训。为了让更多无法参会的企业及时学习政策,近两年,培训视频都即时上传市科技局等网站,累计网上播放次数超万次。
目前,两部门已着手联合制订《厦门市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暂名),明确研发项目的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程序和方式等,统一规范研发项目鉴定流程,保障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准确落实,目前正在试行中。
税收“减法”和补助“加法”
换来创新发展的“乘法效应”
10年来,厦门市以税收收入“减法”和科技财政补助“加法”,换取企业研发动能和创新发展活力的“乘法”,成效显著。厦门市累计有7070家次企业享受了这一政策,涉及减免税额达48.89亿元。同时,厦门市企业还获得了12.11亿元的研发经费补助,预计到2018年底将达15亿元。在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下,厦门市创新动能显著提高。
据统计,2017年,全市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14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27%,创下历史新高,是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的2倍、全国的1.5倍。2017年,厦门市新增各类国内专利申请24599件,同比增长20.4%,其中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812件,同比增长5.6%。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为313件,同比增长36.7%,居全省首位。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5件,远超全省8件和全国9.8件的平均水平。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也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17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企业营业收入3585.59亿元,较上年增加1192亿元,增长49.8%;利润总额357.67亿元,较上年增加142.57亿元,增长66.28%;实现毛利率26.11%,较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增加了企业留存利润。
敲黑板
帮您看懂研发加计扣除
什么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2007年《企业所得税法》及其条例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2018年度起,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高到75%。
举个例子
某非高新技术企业年收入1000万元,年研发费用100万元,其他费用成本800万元。
未享受加计扣除:
应缴企业所得税为(1000-100-800)×25%=25(万元)
享受加计扣除:
2017年度之前:应缴企业所得税为(1000-100×1.50-800)×25%=12.5(万元)
2018年度及之后:应缴企业所得税为(1000-100×1.75-800)×25%=6.25(万元)
可见,企业从该政策获得的实惠一目了然:研发费用越高,加计扣除后企业纳税基数越低,企业缴纳所得税越少;新政实施后,加计扣除比例再提高,企业纳税基数更低,企业缴纳所得税更少。
怎么做才能享受到这一优惠?
企业做好两件事情,就可以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一是企业真实开展了具有实质性创新的研发活动;二是企业完整记录了研发过程,准确归集了研发费用。
研发活动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常规性升级、公开成果直接应用等7种情况不属于研发活动。
企业实例
厦门万仟堂陶业有限公司
厦门万仟堂陶业有限公司坚持原创设计研发,对釉料的研制结合了新工艺,将现代科技和陶艺师精湛的民间传统技艺进行结合,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同时,把设计之美、艺术之美融入生活,提升产品的品位。
公司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加大在新材料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每年投入利润的近10%用于研发费用,已申请和获得近80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10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和成本压力,为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及成果转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畅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畅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用厦门”是近年来厦门市着力建设的公共信用平台,为厦门市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厦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9月获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示范性平台网站”,这一系统的承建单位是厦门畅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从事政务大数据和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厦门畅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收入的30%以上,目前已申请及获得70项知识产权。在政务大数据汇聚与可视化分析、跨网跨部门安全高效共享、多部门信用监管联合奖惩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多项自主创新研发,其中,“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公共服务部门信息系统业务支撑平台”“区级综合资源库及业务协同平台”等已在社区治理、行政资源协同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持续为政府部门解决“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