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17年预期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5%左右
●外贸出口占全国份额稳中有升,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稳中有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榕开幕,改革、创新、转型、民生保障等成为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政府将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成本,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并将突出振兴实体经济。同时,报告还特别指出要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扎实做好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服务保障工作。
文/特派记者 张珺 詹文
制图/张平原
今年福建发展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机制活是建设新福建的关键所在。报告提出,要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重大平台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首购和推广应用等方面推出一批创新举措。
同时,我省今年将改革医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全面推行“两票制”,推动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推进分级诊疗。
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是今年改革开放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服务保障,深化与金砖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省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走向深入,政府将在降成本上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通过调整高速公路收费、规范港口收费等,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优化天然气价格机制,降低用能成本;通过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规范中介评估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振兴实体经济”被特别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根基。2017年要进一步扶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
另外,今年我省还要加快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520亿元。落实宜居环境建设项目8000个,完成投资2300亿元。
●转型升级调结构
产业优是建设新福建的坚实支撑,2017年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延伸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7800亿元、6150亿元。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150亿元、增长10%。
●保障民生
今年,民生保障仍是省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报告指出,全省今年要办好投资336.3亿元的25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增强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有感度”。
教育方面,全省2017年将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幼儿入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全省范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100所,新增学位30000个。医疗保障领域,报告特别提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建设。
对于住房问题,报告也给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2017年,我省将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发展机构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并鼓励各地政府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公寓房。省内各地的供地政策也将有所区别: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会合理增加土地供应,并提高住宅用地比例,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在棚改方面,房地产库存量大的城市会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
●绿色低碳
优美生态是福建的一张名片,厦门在这方面更是成绩显著。2017年,省里将紧扣生态美的关键字,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最突出的一项工作就是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将创新,今年,我省将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制定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开展环保督察。报告还指出,我省今年将推广高效节能的低碳技术,引导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
【同步】
2017年省财政预算草案:
安排支出1949亿
昨日,省财政厅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福建省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今年省级全口径预算统筹安排1949.22亿元,重点保障四个方面的支出。支持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排101.43亿元,其中包括保障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安排243.14亿元。支持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安排974.39亿元。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安排79.07亿元。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开工155个“省重点”
昨日,省发改委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省将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安排在建省重点项目投资3913亿元,计划开工155个。
对厦门来说,今年的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会更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编制完成;厦门将启动第三批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申报工作;省里将推动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的建设,鼓励做大做强厦门航空维修基地等特色项目。
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