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厦门农商银行改制两周年大事记
五大数字
516亿元
截至2014年6月末,厦门农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00亿元,达516亿元,较2013年3月劲增81.7%。
1.8万亿元
2013年10月,联合江南农商银行,在厦门举办首届农商银行发展战略论坛。会上,全国20家农商银行负责人共同签署《农商银行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打造农商银行战略发展交流新平台。截至今年4月,该论坛会员单位总资产已高达1.8万亿元人民币。
15万户
2013年以来,全面推进“农户建档”工作,收集居(村)民、农户个人金融信息,深入了解居(村)民金融服务需求,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个人信用信息建档近15万户,建立起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数据库。
423.8亿元
截至2014年6月末,各类存款余额达到423.8亿元,较2013年3月大幅增长71%。
2.82亿元
2013年厦门农商银行纳税总额(入库税款)达2.82亿元。
六大关键词
市场利率定价机制
2014年,厦门农村商业银行成功通过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成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基础成员。
二级监管评级
2014年5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厦门农商银行2013年度监管评级成功晋升为二级,成为全面发展的“良好银行”。据了解,“二级”是目前国内城商行、农商行监管评级的最高级别。
二级资本债
2013年12月,厦门农商银行债券主体信用等级达到“AA-”,评级展望为稳定,成为全国获准发行二级资本债的第四家银行。
双百工程
2013年,厦门农商银行启动“双百工程”,向厦门岛内外六个行政区,特别是偏远的村镇输送金融人才,为厦门金融相对欠发达地区打造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金融生力军。
最佳民生金融奖
2014年6月,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13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暨社会责任工作表彰大会上,厦门农商银行荣获年度社会责任最佳民生金融奖。
农房抵押贷款
2013年,厦门农商银行成为厦门首家也是目前唯一推出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产品的试点银行机构,改变了厦门农户自有房屋无法抵押融资的历史。
A
纳税在厦门
去年纳税近三亿元
2013年3月以来,厦门农商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又好又快地增长。截至2014年6月末,厦门农商银行表内外资产总额突破500亿元,达到516亿元,较2013年3月大增81.7%;各类存款余额达423.8亿元,较2013年3月大幅增长71%。
在经营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厦门农商银行也积极通过纳税的方式,为厦门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自2006年统一法人以来,厦门农商银行连续多年获得“纳税信用等级A级企业”荣誉。2013年全年,厦门农商银行纳税总额(入库税款)达2.82亿元。
B
信贷在厦门
扶助“三农”小微的生力军
作为厦门人自己的银行,厦门农商银行在信贷投放上始终坚持向“三农”、小微倾斜。一是推动农户生产收益转型,厦门农商银行先后为枋湖社区发展中心及蔡塘社区集体经济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支持被征地农民参股集体项目,从而为其提供持续的股权投资收益,保证家庭的资金收入来源,助力社区居民实现“全民入股,共同致富”;二是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积极参与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推出民生工程专项贷款——“老无忧”社保贷款,截至2014年6月末,社保贷款余额已累计发放达20793笔,社保贷款余额达6.8亿元;三是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推出无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的创新小微金融产品——“绿荫计划”2.0版,截至2014年6月末,已发放“绿荫计划”贷款113笔,余额达1.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厦门小微金融的发展。
C
股东在厦门
完成增资扩股回馈厦门社会
成功改制以来,厦门农商银行的全部股东为厦门本地企业和个人,是名副其实的“厦门人自己的银行”。2014年6月,厦门农商银行上半年增资扩股计划圆满完成,充分体现了广大股东及厦门社会各界对厦门农商银行转型改制成果的肯定及经营发展的信心。增资扩股的成功完成,为厦门农商银行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增资扩股的成功,来源于厦门农商银行两年来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2013年末,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为厦门农商银行出具了信用评级报告,将其债券主体信用等级确定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AA-”评级属高信用等级阵营,为厦门农商银行在同业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为该行二级资本债券的顺利发行与销售奠定了基础。今年3月,厦门农商银行首次成功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成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以来全国第四家获准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银行。
在获得权威评级机构肯定的同时,厦门农商银行的发展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2014年5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厦门农商银行2013年度监管评级成功晋升为二级,成为全面发展的“良好银行”。据了解,“二级”是目前国内城商行、农商行监管评级的最高级别。
D
就业在厦门
助力打造创业型城市
作为厦门人自己的银行,厦门农商银行一直以来都积极为厦门市民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一方面,与共青团市委联合打造见习基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就业见习,为广大厦门学子提供了一个了解金融行业、加强金融实践的窗口和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对厦门市民创业的资金支持,一是参与制定了《厦门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实施方案》,为创业青年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截至2014年6月末,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共1215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2.8亿元,帮助一千多名创业青年实现了创业梦想。二是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截至2014年6月末,累计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共1782笔,金额达2.1亿元。三是帮助妇女实现创业,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811笔,金额达4075万元。
E
创新在厦门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厦门农商银行的持续快速发展,来源于其内在的创新动力。
在信贷业务上,为改善农户贷款缺少抵押物的状况,盘活农户手中的自有固定资产,拓宽广大农户的融资渠道,作为全市首家试点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业务的承办金融机构,厦门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农房宝”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业务,为广大农户解决了贷款融资缺少抵押物的难题。
在国际业务上,厦门农商银行自2013年11月正式开办外汇业务,延伸本币优势,切实有效地满足进出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做好股东客户的国际结算支持,为股东提供外汇业务咨询、代制单据、上门送取单等增值业务服务和综合业务方案设计,实现银企双赢。
在同业业务上,厦门农商银行目前已成功成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基础成员,并且是目前省内农村金融机构和厦门本地法人金融机构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评估的单位。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发起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的成员单位可参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场外报价、发行同业存单以及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在内的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培育的金融产品创新工作。
F
服务在厦门
“双百工程”送金融人才下乡
为改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人才缺失的问题,让广大农户和村(居)民感受到贴心、人性化的金融服务,自2013年以来,厦门农商银行积极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人力服务的延伸。创新推出服务“三农”、服务基层的“双百工程”(即“百名金融顾问”和“百名基层挂职干部”),选派优秀支行行长和经验丰富员工赴各区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挂职或担任金融顾问,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和“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打造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农村金融生力军。
二是网点服务的延伸。为解决偏远地区缺乏金融机构网点,农户及村(居)民取现难的问题,厦门农商银行在原先广泛布设ATM自助设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还先后在翔安小嶝岛、同安郭山村等地设立了一批小额便民服务点,采用委托商户代理业务的模式,为周边持银行卡的村(居)民办理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跨行取款特色服务等小额支付、查询、转账、缴费等业务,极大地便利了广大农户及村(居)民的金融生活。
近期,厦门农商银行还将厦门农商银行“福万通”慈善基金2014年度捐助工作,与“双百工程”选派基层金融助理工作相结合,开展贫困学生帮扶工作,拟向100名生源地在派驻有金融助理的村(居)、2014年考取本科院校的困难学生捐助50万元,帮助家庭困难的学子实现大学梦想。
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