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影视产业大咖们各抒己见,畅谈新时代下影视发展,更为厦门及湖里的文创发展出谋划策;讲台下,圈内的企业家、制片人们纷纷深入特区发祥地湖里,寻找发展商机,捕捉特区故事。
连日来,全国影视文化产业圈的目光都投向湖里区——由厦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厦门登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厦门国际影视文化产业交流论坛在这里举行。
共谋“文化+资本”深入融合、共推强大的影视文化产业链、共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新机制……这样一场高素质、高规格的论坛正是湖里区委区政府探路影视文化产业,壮大文创产业发展、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的生动实践。
高屋建瓴
指路特区发祥地文创发展
IP原创、出品发行、宣传营销、影游联动开发、视频播出平台、版权交易……几乎覆盖影视发展全产业链的主题内容,展现了这场论坛的高质量、高水准。以“全IP时代的文化产业崛起”为主题,论坛第一场圆桌论坛邀请了寰亚文化传播(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朱任之,《前任3》制片人、新圣堂影业合伙人朱先庆、爱奇艺副总裁王世颖等行业一线的企业家、实践家,共同探讨IP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
“厦门环境优美,是得天独厚的影视拍摄地。而当地政府的持续支持、影视文化产业及人才的培育,是促进厦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在访谈中,朱任之为厦门影视产业发展支招。福建人朱玮杰不仅支招,还将为厦门的发展出一份力。,“厦门缺的是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未来有可能的话,我将公司开到厦门来,支持厦门的发展!”
与第一场论坛相比,第二场圆桌论坛则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文创产业发展。原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司长、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法门寺博物馆馆长、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等专家现身,纷纷为特区发祥地文创发展建言献策。引进艺术银行,推动艺术金融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级博物馆落户特区·1980文化创意产业园;做强“文化+创意+旅游”,吸引文创产业集聚……专家们术业有专攻,从不同角度为湖里区文创发展指路。
而本土文化金融领域企业代表——厦门登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宁给出的建议更接地气。他表示,文化产业是充满勃勃生机的朝阳产业,发展靠年轻人才,更需要培育和引进一批独角兽文创企业,实现弯道超车。令他欣喜的是,当前,湖里区正在加快人才公寓、公租房等建设,并制定一系列吸引优秀文创人才、企业进驻的优惠政策,势必为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寻找商机
推动影视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真的很感动,这就是最真实、最动人的新时代幸福故事。”来到湖里区金安社区,听完社区志愿者讲述的好人故事,华文电视董事、盛晖中天总经理常东娅很激动,她走上前去,与志愿者留下合影,感谢她让自己又一次“回到了生活的初心”。
与高端论坛相呼应,本次活动特别策划了一场走进湖里的“文化之旅”。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视产业专家、制片人、传媒从业者“组团”走进了特区纪念馆、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五缘湾帆船港、金安社区等地探寻素材故事、寻找合作机会。
“这是我们见过最成熟的文创园区之一。”在华美空间,人们的目光被旧物仓、锅炉咖啡馆等特色文创基地深深吸引,我市双百人才创业项目——入戏(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耿卫婷说,“湖里区的文创园区定位精准、风格独特,是很多剧组的拍摄首选地。”记者了解到,本身就扎根在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的“入戏公司”正发展成为“互联网+影视”的一站式影视协拍平台。
而面对风景如画的厦门新客厅五缘湾帆船游艇港,西影数码制片人邓辉显得激动不已,“千帆竞渡的五缘湾不仅拥有美景,背后更蕴藏着无限商机。”在现场,他就与风和水航海会的负责人谈起了合作,希望能牵线CCTV5,引进国家级水上运动项目落地五缘湾,以体育带动旅游发展。当来到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金安社区,随行而来的制片人、导演以及编剧们被这里的志愿服务故事打动,他们要把这里的故事作为剧本创作的素材。“没想到,湖里区的社区拥有最丰富IP资源!”二更·更厦门导演汪成博马上现场采访起来,他要把爱心法官吴秀丹的故事拍成短视频,传遍全国。
种种迹象表明,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湖里区已经站在风口上。目前,湖里区已拥有华美空间、云创智谷、闽南古镇等12个文创园区项目,同时还在积极推动海西互联网影视基地、联发东南天地影视园区的建设,吸引一批优质影视文化产业公司进驻。当然,影视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更需要资本的驱动,湖里辖区内自贸片区与两岸金融中心两大产业平台云集大批金融企业、涌动资本,将进一步加快促进影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与生态圈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