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相关负责人在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同时,货币政策需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的调控转变。
对于为何要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央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维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和兼顾GDP增长,在这样的货币政策目标下,要防范金融风险,要有一个支柱就是宏观审慎政策。
央行相关负责人认为,宏观审慎的要点是要从经济全局和整体来考虑问题。
央行相关负责人强调,当前金融风险是经济和金融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叠加共振的必然结果。很多风险的积累,最终会反映到金融风险。比如,在经济周期中,有上升周期、下降周期:在上升周期,不良资产较少;在下降周期,不良资产会上升。现在面临新旧产能换代,面临去产能、去“僵尸企业”,结构性矛盾必然反映到金融领域。此外,还有体制性因素。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控制好总体杠杆率,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稳杠杆。坚定地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把国有企业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标本兼治解决地方政府的隐形负债问题。坚决治理金融乱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对薄弱环节监管制度的建设。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加强统一监管,对功能相似的金融产品按照统一规则进行监管。要全面地实施金融机构和业务的持牌经营,打击无照经营,对超越范围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要坚决打击。对综合经营、产融结合,要严加规范,打击乱办金融,坚决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继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工作,金融管理权是中央事权,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压实监管问责,如此会有一个整体的治理金融风险的稳妥方案。 (鑫华)
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