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安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规划,积极规划建设都市智能化现代农业示范点,引导农业企业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前,同安已培育形成了百利种苗和国寿种猪两家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实现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同安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物联网的新时代。
近日,记者来到厦门百利种苗有限公司。走进智能温室大棚,瞬间感到一阵凉意,比起室外的烈日当空,棚内温度至少低了五六度。一株株注满绿意的茄子、番茄、辣椒、苦瓜、黄瓜、西瓜等种苗长势喜人。
“现在我们只需要事先设置好阈值,温室大棚就能智能调节出适合种苗生长的最佳环境。比如夏季气温较高,当气象站实时监测的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外遮阳就会自动打开,并运行湿帘和风机,降低棚内温度。”百利种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想知道种苗生长如何,也不用亲自到大棚去了。只要透过中央操作控制中心的电脑屏幕,动一动手指头,情况就能一览无余了”。
在百利种苗有限公司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控制中心,一台电脑摆在桌上,输入账户密码登录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清晰明朗的功能板块呈现眼前。工作人员只要点击相应的内容,就能获取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及视频图像。他们只要在系统中事先设置阈值,就能智能操控温室设备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也是事先设置好参数指标,各灌溉阀门就能按设定的时间、流量灌溉作物,完全智能化。
据了解,百利公司目前共有荷兰PRIVA温室自动控制系统3套,智能化温室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可量产蔬菜嫁接苗480万株。水肥一体化系统设备可以满足300亩园区浇水、施肥,节约了劳动力87%、肥料50%,节省开支近30万元,增产30%。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后,种苗的生产更加标准化、智能化、精准化,销售辐射到福建、浙江、江西、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被市政府认定为“2014-2016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智能电子耳标
提升养殖效率
在同安,不仅植物培育实现智能化,甚至动物养殖也能“开口说话”。在国寿种猪的猪栏里,记者见到耳朵上戴着“耳环”的种猪们懒洋洋地躺着。种猪场工作人员说,“种猪的生活可规律了,每餐吃多少,吃什么,什么时候吃,身体哪里不舒服等,它们都会告诉你……”这一切都离不开猪耳朵上智能电子耳标的感应功能。
据悉,国寿种猪公司通过引进物联网GBS育种软件和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用BLUP进行选育)进行种猪育种管理,进入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2014年5月通过了农业部的全国核心育种场的再次认证。物联网系统能通过猪耳朵上的智能电子耳标,实时采集猪舍养殖环境参数及种猪的生长行为,考察分析种猪各方面的性能指标,智能控制猪舍温度、湿度、光照及饲料添加等。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公司从原来的存栏878头母猪,扩展到现在的2229头;年销售数量从2006年的12368头增加到2014年的31206头,销售辐射全国三十几个省市。
在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的基础上,同安区还多管齐下,通过开展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区工作,推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新增厦门市御蔬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6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启动闽南果蔬批发市场搬迁扩建项目,打造一站式农产品物流中心等,积极促进农业发展逐步迈向现代化。
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