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厦门火炬高新区获悉,去年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66.62亿元,增长1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0.11亿元,增长11.3%,超出全市增幅0.8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等指标也都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龙头项目总投资达800亿
去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探索招商体制改革,研究以产业链为单位,整合招商引资、政策研究、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等功能,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兴业。
数据显示,该区全年合同利用外资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85.03%,总量居全市各区第二,增幅位居前列。其中,合同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有10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26%;一次性到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9家。
同时,一批具有带动产业集聚效应的龙头项目签约落地,包括联电12英寸晶圆、日本电气硝子玻璃基板、天马微电子二期、厦门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ABB厦门工业中心、三安LED和集成电路、润晶光电蓝宝石晶体、乾照LED蓝绿光外延片芯片和照明产业、开发晶超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产业、宸鸿穿戴式及3D触控模块产业等项目,项目总投资达800亿元,建成达产后新增工业总产值千亿元。
1年有15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在产业平台建设上,厦门火炬高新区也不断扩容,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
去年,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初步划定面积58平方公里;厦门软件园二期、三期以及未来新开发园区的管理职能整体划归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由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统筹园区开发建设及公共服务配套平台建设;火炬同安产业基地和火炬翔安产业园的连片开发整合进展顺利。
厦门火炬高新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帮助园区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去年,该区有15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园区上市后备企业42家被认定为福建省2014年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引进13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基金规模超125亿元。
同时,两岸股权交易中心火炬运营分中心已揭牌运营,推出了火炬运营中心科技及新兴产业板块。此外,还积极参与了两岸清华产业基金、厦门市产业基金的设立。
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